節能與溫室氣體排放

溫室氣體排放量、用水量及廢棄物統計及減量目標、推動措施及達成情形

本公司為通信網路業,自103年度起加工生產全數委外加工生產製造,秉持污染預防理念,遵循法規,持續改善優化環境管理,不斷提升各項能源利用效率,透過加強宣導以落實減碳效益。
為響應政府2050淨零碳排政策為目標,本公司推動2030年減碳目標減量20%。以2021年進行溫室氣體盤查為基準年,依據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(GHG Protocol)規範進行。在此我們積極研發設計高效能產品、推動使用環保包材、節能電器用品、定期檢查冷媒、使用線上會議減少出差並提倡共乘、宣導無肉日等相關措施及活動,以期達到減碳目標。
擬定各階段環保目標,推動溫室氣體盤查計劃並積極落實,同時通過第三方機構查證,已於2023年9月20日及2024年9月23日通過ISO 14064-1: 2018溫室氣體查證;未來會持續推動維持競爭力,實踐企業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。
一、本公司因無生產製程,故範疇一及範疇二排放微小,為逸散排放源,如冷媒、滅火器與外購電力等,近二年度占整體排放量99%以上;範疇三為間接溫室氣體排放,係因事業活動所產生及非事業自有或可控制的,如:租賃、委外業務、員工通勤、商務旅行、上下游運輸和配送等活動之其他間接排放等,因此範疇三將成為本公司主要加強減碳之項目,未來將與我們的供應商、員工等合作夥伴,共同努力擴大減碳範圍,並定期提供環境教育資訊、鼓勵使用節能產品,以提升減碳績效。
2022、2023年度範疇一、二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前一年度下降1.81%、7.42%;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,然因營業額衰退致密集度上升,證明減碳效益呈現。相關統計數據,請詳下表:
範疇一範疇二範疇三
項目/年度2022年2023年 2022年2023年2022年2023年
溫室氣體排放量(公噸 CO2e) 4.964.8730.5828.319,191.352,721.65
密集度(公噸CO2e/營收百萬元) 0.000.010.030.048.794.24
二、本公司用水主要來源為台灣自來水公司,主要為員工民生用水、植物澆灌等,無製程用水,由於南部氣候晴多雨少,近年來水資源短缺,每逢初夏即出現用水吃緊情形,除配合政府宣導落實日常生活節約用水外,我們亦透過標語提醒大家要重視、珍惜水資源,日常生活中更要確實並落實提升整體節水效率,將水資源發揮更大效益,期許未來能每年降低使用密度。
根據2022年度水利署統計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288公升;2023年度水利署統計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287公升。
2023年度員工人數增加,用水量較2022年度下降13.73%,每人平均用水量由69.84立方工尺下降為53.99立方公尺。
最近 2 年用水量統計如下:
年度用水量(立方公尺)
A
員工總數(人)
B
年度人均用水量(立方公尺)
A/B=C
本公司每日用每人用水量(L)
C/365*1000=D
佔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
D/288(L)
營業額
(百萬)
密度
20229,637.9213869.84191.3466.44% 1,045.66 9.22
20238,314.4015453.99147.9251.54% 642.502 12.94
*原2022年用水量963.792(立方公尺)誤植,修正如上
三、本公司屬於網路通訊產品開發業無製造工廠,廢棄物主要為同仁日常生活所產生,由於廢棄物數量比重不高,廢棄物處理方式按照各地政府規定處理,透過節能減廢宣導以提高環保意識、加強紙類等之回收與再利用等減廢政策,並落實垃圾分類、回收按照各地政府規定處理,以保護環境、促進有效之資源循環再生。
除此之外本公司未來將持續努力研發綠色節能環保產品、創新精進作業流程、使用環保包材並避免產品過度包裝,以減少產銷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及碳排量。
最近 2 年廢棄物統計如下:
年度2022年2023年
項目數量人數平均每人產生 數量人數平均每人產生
其他生活垃圾(公噸)1.61601380.010.48531540.003
廢紙混合物(公噸)0.8635
0.0060.77640.005
合計(公噸) 2.47950.0161.26170.008